智慧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或达14555亿元

2025-03-26 09:34:41 来源: 证券日报 阅读量:

  伴随各行各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推进,智慧旅游逐渐成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近期,围绕智慧旅游,不少地方发布新的政策举措或推出新服务。

  例如,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3月24日发布的消息显示,近日,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》提出,“大力发展智慧旅游,加强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,推进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”。

 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披露,3月21日,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举行。会上,展示全市演出展览旅游目标一站式信息服务的“沪小游”城市生活智能体1.0版正式上线。

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多地积极发展智慧旅游,不仅有助于推进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,还有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。

  智慧旅游,是指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实现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、处理和应用,从而提高旅游管理效率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、优化旅游服务体验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。具体看,智慧旅游大模型、旅游大数据平台、智慧度假区、智慧文博等都属于智慧旅游的范畴。

  近年来,我国十分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议题。2022年,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等部门共同发布了《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(试行)》。2024年5月份,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《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》提出,“到2027年,智慧旅游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,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”等。一系列政策举措,为智慧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指引。

  在政策加持下,我国智慧旅游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4555亿元。

  “现阶段,国内智慧旅游呈现出诸多特点,比如市场参与者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,基础设施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,智慧旅游平台数量明显增多等。”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 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,截至3月25日,我国经营范围包含“智慧旅游”的各类企业(存续、在业)共计1952家。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截至3月25日,主营产品名称是智慧旅游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50家。

 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,智慧旅游已成新风口,电信运营商、互联网企业、在线旅游平台等均广泛参与其中,各类企业在拓展自身业务范围的同时,也为我国文旅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。

  今后,推动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哪些?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共同发力,研发更多智慧旅游新产品新装备;景区运营商要持续提升文旅场所服务水平,通过加强科技赋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参观游览需求;相关部门需做好保障工作,以奖补措施支持智慧旅游项目建设,引导金融机构以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。

  证券日报 作者:寇佳丽

责任编辑:贺国华

免责声明:中企文旅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  伴随各行各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推进,智慧旅游逐渐成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近期,围绕智慧旅游,不少地方发布新的政策举措或推出新服务。

2025-03-26

  黑龙江冰雪旅游持续走红,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,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带火山西古建筑……近年来,“网红文旅”已成为激活城市经济的新引擎。

2025-03-12

 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,去年的文旅业“人财两旺”。旅游方面,去年国内旅游人次超过56亿、同比增长近15%,旅游花费超过5.7万亿元、同比增长超17%;入境旅游人次1.32亿,游客花费接近千亿美元。

2025-03-11

  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要积极培育“文娱旅游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过去一年,区域文旅协同发展、“文旅+”新生态构建、特色文旅融合模式等话题持续引发行业热议。

2025-03-06

  挖掘“人少景美”的宝藏小城,收获超高性价比的旅行体验,近年来尤其令年轻人们乐此不疲。中国旅游研究院(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)专项调研表明,低线城市出游需求持

2025-02-27

  10月1日至7日,我国2024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.04亿元,观影人次为5209万,国产影片票房为20.17亿元,占比为95.87%。其中,电影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以8.05亿元的票房成绩领跑。

2024-10-10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电话:0875-2128698 传真:0875-2128698 投稿邮箱:516770808@qq.com 值班编辑QQ:516770808 广告投放:18287516758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:滇ICP备13003931号-6 云南网警ICP备案: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75-2128698 18287516758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

技术支持:九龙网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